比卡秋 发表于 2016-5-5 10:57:12

农村土地流转-甘肃天水麦积区: 搞活土地兴“三农”(组图)

建房迷和广大自建房的农村朋友分享农村土地流转新闻资讯政策,希望给有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需求的朋友一些帮助。
  (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
  30多年前,分田到户拉开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幕。然而,“一年越过温饱线,多年没过富裕坎”,也成了困扰“三农”的大难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以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在我省天水(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市麦积区,随着一股积极流转土地热潮的兴起,广大农民开始了“富裕坎”前的快速起跳。麦积区委书记张智明说,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
  人地两“活” 城乡一体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人地两“活”,才能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麦积区是农业大县,全区60万人口,农业人口达45万,耕地只有72万亩。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多年来,麦积区决策层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
  麦积区一个卓有成效的做法,就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走现代农业之路。
  中滩、石佛、渭南(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是麦积区三个农业乡镇。一段时间以来,这里的土地成了“鸡肋”,农民普遍反映,种田效益不高,还把人“绑”得死死的。然而,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落户让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个基地,就是天水威龙果园股份有限公司鲜食葡萄生产基地。该项目由山东(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威龙集团与天水市合作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发展6万亩鲜食葡萄。目前,完成投资2.6亿元,共完成土地流转1.72万亩,栽植葡萄苗木近1.4万亩。
  土地流转,“活”了土地。与以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相比,如此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彻底改变了农业发展方式。阡陌纵横之间,一个优势农业产业正在崛起,令祖祖辈辈种田为业的农民大开眼界,在广袤的田野上植入了现代农业的基因,辐射带动周边广大农民进行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土地流转,也“活”了农民。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使大量“亦商亦农、亦工亦农”的兼业化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许多农民在本地实现了转移就业。据介绍,这个鲜食葡萄基地完成土地流转后,将有300多名农民在基地上班,真正由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对农民来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流转一份土地,“活”得多份收入。在中滩、石佛、渭南三个乡镇,土地流转后,农民除了收入每年每亩土地900元租金外,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拿工资。而且,对流转土地农户65岁以上老人,公司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生活补贴。现在,公司年付租金、农民务工费、老人生活补贴共计2400余万元,当地农户收入较流转前有了明显提高。
  人地两“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流转促进了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重组,逐步形成了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麦积区通过土地流转吸纳社会各类投资达2亿多元。
  (天水威龙果园股份有限公司鲜食葡萄基地)
  产业富民 根深叶茂
  多赢的结果,让土地流转成蓬勃之势。截至目前,麦积区共流转耕地面积8.5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9%;涉及农户2.8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农户总数的28.6%。
  尤为可喜的是,麦积区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布局,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土地流转的双促进、双提升,让富民产业在流转的土地上扎下了根、结出了果。
  麦积区是著名的苹果之乡,“花牛”苹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曾荣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成为我国唯一可与美国蛇果抗衡的著名品牌。
  近年来,“花牛”苹果特色产业流转土地4.5万亩,占全区流转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深入开展,麦积区的苹果产业实现了量的扩张、质的飞跃。
  花牛镇南山流域地处城郊,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山地,几乎荒废,十分可惜。2007年,麦积区启动了南山万亩优质花牛苹果基地建设这一富民工程。武正全等人敏锐看准了花牛苹果的潜力和优势,注册成立了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171户,流转土地2800亩,按照“分户作务、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原则进行标准化生产。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该合作社自筹资金建成2000吨气调库1座,建成3500平方米分选精包车间并安装生产线1条。为了拓展销路,合作社积极组织销售人员,在北京(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浙江(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等城市建立了营销网点。为了提高苹果品质,合作社引进旱作果园节水灌溉等4项技术,推广瓦丽短株等5个新优品种。
  通过土地流转,原来的撂荒地变成了社员的“绿色银行”,真正实现了兴果富农的目标。2011年,该合作社销售苹果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社员户均收入17万元,亩均纯利润2万元。
  产业发展多种多样,土地流转模式也各不相同。在麦积区,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创新,已经形成了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其中,有龙头企业流转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模式,还有政府示范园区流转模式、种养大户流转模式等。
  流转一片土地,建设一个基地,崛起一个产业。近几年来,通过土地流转,麦积区已建成了城郊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社棠中山(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葡萄基地、天水威龙果园股份有限公司鲜食葡萄基地、三新阳片区高效农田和畜禽养殖示范区等一批在天水乃至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农业产业综合示范点,果品、蔬菜、畜牧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麦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果品产业龙头县区、全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全省绿色食品示范县区。
  (社棠中山葡萄基地)
  联利联心 和谐流转
  土地流转,和谐才是生产力。麦积区土地流转面积迅速扩大,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党委政府的因势利导,与农民意愿、农村发展实际需求高度合拍。
  为了保证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麦积区于2008年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所,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点,确定了土地流转信息员,逐步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麦积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扶持土地流转。2007年,区上出台扶持政策,对在三新阳片区及城郊南山花牛苹果基地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由区财政按照退耕还林标准(230元/亩)补助三年;对在三新阳片区发展设施农业示范作用明显的项目,按土地流转双方合同约定的租金补助一年。2011年8月,区上把土地流转范围扩大到了全区适宜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农牧果业的全部地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土地流转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只有流转而不失保障,才能真正促进土地流转。为此,麦积区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土地流转工作的关键来抓。天水威龙鲜食葡萄基地不但优先安排土地流转农户在基地打工,还为土地流转户中65岁以上的村民给予补助,既解决了土地流转户的后顾之忧,又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从而稳定了流转关系。
  土地流转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具体操作中,麦积区完善土地流转规章制度,严把土地流转对象核实关、合同签订程序关、合同内容完备关“三关”,减少了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自愿流转、积极流转。
  正是多管齐下的因势利导,有效维护了流转双方的利益,促进了土地流转的良性循环。以天水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它将土地流转与组建农民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土地股份作为利益联结机制中有效成分,一方面,风险共担、利益均衡,真正形成既联利又联心的紧密联接机制,同时,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资产所有者,是企业的主人,可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九龙山花牛苹果基地)
  (甘泉镇的天水森泰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盛龙三阳川万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已完成投资2.6亿元)

文章来源:土地资源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土地流转-甘肃天水麦积区: 搞活土地兴“三农”(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