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别墅_自建房论坛门户网站_建房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查看: 8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4建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建筑师起到什么作用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242

帖子

9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09:5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房迷推荐产品,下单支持建房迷
建房迷非常喜欢24建筑的一些设计理念,为了方便广大建房迷自建房用户对于自建房设计的理解,特将24建筑的部分设计师说转载过来供大家学习参考,版权24建筑(http://lu-24.com)所有。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建筑师起到什么作用
原标题:建筑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中国农村的规划建设面临很多很大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和结果,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个建筑师所能了解的范围,更不是建筑师这个群体能够独立解决的一个浩繁的局面,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并不会试图去深入地剖析农村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个综合解决的方案,(那些都是农村社会学者和政府的事情),对建筑师来讲那样做是力不从心的,也肯定是越俎代庖的。但这个综合解决方案在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建筑师都不能缺席。



上面这张照片是湖南邵阳某村镇,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全国千千万万的村镇一样,在简单粗暴的规划之下,村镇变成了一条宽阔而荒芜的大路,过境车辆不时地呼啸而过,尘土飞扬,而两边就是居民的房屋和店铺。按照规划要求,每个开间建一样大,一层层高一样高,二层悬挑一样远,建筑层数也一样,只是建筑的颜色不做规定,结构的安全没人关心。这样做,整齐有余,人性化不足。建筑师的参与,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个现状。



比如,村镇的街道可以变得更窄,更曲折,或者多出一些岔路和分区,让原始的集市重新回到村镇的生活之中,并把过境的车辆和这种生活分开,而不是把商业、居住和过境车辆混合在一条大道上。也不要
把商业集中到一些巨大而偏僻的批发市场中去,或者把居住集中到一些由千篇一律的户型组成的所谓农
民新村,然后把交通集中到一条宽阔而空旷的迎宾大道上。说到这个局面的由来,无非是管理者想要方
便管理,而最方便管理的做法,就是集中。但是村镇生活,总的来讲是一个分散的体系,原始状态下,
居民分散居住在不同的村子,不同的街道,有的地方商业很旺,有的地方很僻静,一个镇子,总有一个
或者两个中心,集中了最多的人气,最浓的商业氛围,这也拉开了集镇和村落的层次,我想,这种有层
次的分散的体系,是唯一可能的自然状态,人为的、粗暴的集中的处理,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其社
会、自然地理原因的复杂性一定不是“集中”二字能够概括的。管理者的智慧,也不是“集中”二字能
够体现的。


另一个由来,恐怕是照顾到公平的原则,每户村民都要享有均等的经商的机会。所以房子开
间一样宽,全部沿着大路一字排开,这样做表面上是公平了,但就像改革开放之前的共同富裕,等同于
共同贫穷一样,没有活力的公平,可能会葬送所有人的商业机会。为什么三个和尚就一定没水喝呢?到
底有没有更人性化的对策呢?这个课题就太大了,超出了建筑师的能力,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基层政府机
构、社会学者、甚至是民间组织,大家都来想办法,看看是不是真的就只有这一条死胡同。




上图是两种规划思路的对比,左边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的思路,一条大路,两边都是民居,其格
局近乎野蛮,没有丝毫的人文考虑,是粗放式发展的大时代留在中国大地上的疮疤,需要几代人
的时间去慢慢愈合,慢慢重生。而右边是一个根据历史遗存而重新规划的小镇,在过境公路之外,
沿着老街的走向,安排新建和改造的民居,老街的商业集镇得到保存和发展,过境交通也因为独
立出去而提高了车速,噪音和粉尘的影响也降至最低。明眼人一看,右边那个格局肯定更加适宜
居住,适宜商业发展,也方便交通,同时也更容易产生地域特色。老街的由来是无数种社会人文
的、自然地理的因素叠加在一起的合力而最后生长出这样一个格局,轻易地将其抛弃是错误的,
至少要研究一下它的来龙去脉,看有没有机会保留一些。
上面两张图的对比,只是冰山一角,是很多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早就想过并且束之高阁的老生常
谈,但是现实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改善,把这些专业团队的思考用到实际中去是当务之急。


我关于农村的规划设计有一些理解和建议,说出来大家讨论。

第一,规划问题。
就某一个村镇的规划而言,首先应该研究原始村镇的格局,深入理解历史上逐渐形成这个格局的

原因,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要顺势而为,不能全盘否定历史原因造成的现状。原始的商业中心,最
好能妥善经营,用现代商业的理念加以改造,使之恢复活力。比如可以在商业中心的周围建造一
些公共设施,如商场、集市、公园、车站等等,老的建筑要保留一部分,留下一些历史的线索,
见缝插针地进行改造和新建。居住区也要尊重现有的分散状况,有些地方可以适度集中,但是一
定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农民新村。我相信只要从文化上扼杀了一个地区的特色,换来什么样的成果
都是得不偿失的。村民的宅基地怎么分配,才能尊重现状又照顾公平的原则,我想那一定一个很
棘手的政治问题,我根本提不出解决方案,只是希望管理者能够更人性化地推进这个过程。

第二,文化问题。
要倚重建筑师的力量对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材料等等技术和艺术的课题进行严肃的调查和研究,
摸索出一套有传承、有发展,相对稳定和具有可推广性的建筑风格,包括结构体系,空间布局,
外观风格,和材料技术等等。这个课题也是巨大无比,绝非外行人能够胜任,即使是经验丰富的
专业建筑师,也要千挑万选才能找到合适的人。这个过程很难,我推荐的办法是在全省甚至全国
范围内进行有奖金的招标或者设计竞赛,在庞大而复杂的建筑师群体中甄别适合当地项目的人选。


第三,人选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建筑设计院多如牛毛,良莠不齐,即便是老牌的大型设计院也早已完成改制,分拆
组合,完全融入了市场,如果把一个村镇的设计任务随便交给哪家设计院,不管是以政府指令的
形式还是商业合同的形式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些设计院和所有的商业企业一样,最大的利益
才是他们追逐的最大理想,因此他们的运营成本普遍偏高,承接的业务也是越大越好。像村镇规
划这样的带有社会责任、文化传承、并且利润微薄的业务,不仅他们不愿意承接,即使承接了也
大多做不好。这是他们的商业性质决定的。


我主张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但是绝对的市场规律办不成的事情也很多,农村建设就是这样的事情
之一。我感觉比较适合这类业务的应该是一些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小型团队,运营成本低,专业素
质高,没有太多的盈利负担,这样的团队小而灵活,可以临时组建,完成项目后又可以分散回去,
关键是有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灵魂人物,找到这个人,事情就办成了一半了。


第四,综合解决方案。
要结合社会学者、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的力量,针对农村的产业经营、村民政治、环境保护和
利用等等具体问题,研究一个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局的解决方案。这个课题更
加庞大,但也有解决之道。


北京的绿十字组织,是由民间发起,开始是慈善性质的,目的在于为农村的发展制定一个综合
的解决方案,整合了慈善基金、政府机构、专业团队、以及村民自身的力量,主要从事有机农
业、生态旅游、村民自治等工作的策划和推进。这样的NGO组织也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
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没有政府的强势形象,也没有利益集团的商业动机,被村民接受的程度很
高,凡事要村民接受了,才有开展工作的前提。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是慈善性质的,因为他们
有太多的经费开销,慈善基金会和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赞助也不能完全和长期地填补这个
空缺,我倒是觉得政府向他们出资购买服务,可能是一条前途光明的道路,既满足了政府改善
民生的愿望,节省了天文数字的维稳费用,又整合了专业团队的技术力量,同时以一个温和的
姿态融入深不可测的农村社会,扎根下来,慢慢经营,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收费,有一些盈利,
长期稳定地存在,发展和壮大,逐渐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千差万别的农村。




以上观察均出自本人对农村建筑市场的长期研究,所有的感性认识都来源于实际的收费业务,
几乎没有参考任何纯学术的论著,把实际操作放在第一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的角度。
综上所述,农村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综合全局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基层管理者的智慧,更需
要整合政府的资金和愿望、专业团队的技术力量、以及NGO组织的热情和善心。作为一名有社
会责任感的建筑师,我热忱地期待能够加入这个伟大的进程,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绵
薄之力。

建筑师, 农村建设, 湖南邵阳, 代表性
文章来源:24建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群|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建房迷JianFangMi  沪ICP备0501607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163号

GMT+8, 2024-5-1 15:59 , Processed in 0.20308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